调质处理是淬火+高温回火=是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,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。
而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,通过加热、保温和 的手段,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。
调质处理
调质处理就是指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方法,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。高温回火是指在500-650℃之间进行回火。
调质可以使钢的性能,材质 很大程度的调整,其强度、塑性和韧性都较好,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。调质处理后 回火索氏体。回火索氏体(tempered sorbite)是马氏体于回火时形成的,在光学镜相显微镜下放大500~600倍以上才能分辨出来,其为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碳化物(包括渗碳体)球粒的复合组织。
它也是马氏体的一种回火组织,是铁素体与粒状碳化物的混合物。此时的铁素体已基本无碳的过饱和度,碳化物也为稳定型碳化物。常温下是一种平衡组织。
基本内涵
钢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、正火、淬火、回火和表面热处理等方法。其中回火又包括调质处理和时效处理。 钢的回火:按照所希望的机械性能将已经淬火的钢重新加热到(350℃~650℃) 温度之间进行,碳是以细均分布的渗碳体形式析出。
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加,碳化物的颗粒就增大,屈服点和拉伸强度就下降,降低硬度和脆性,延伸率和收缩率就升高。其目的是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,以取得预期的力学性能。回火分高温回火、中温回火和低温回火三类。高温回火:500℃~650℃中温回火:300℃~450℃低温回火
热处理
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,通过加热、保温和 的手段,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。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,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。
早在公元前770 前222年, 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,钢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。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。
工艺特点
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,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,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,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,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,赋予或 工件的使用性能。
其特点是 工件的内在质量,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。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、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,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,热处理工艺往往是 的。
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 广的材料,钢铁显微组织复杂,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,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。另外,铝、铜、镁、钛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、物理和化学性能,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。
扩展资料
相关术语:
1、正火
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-50℃,保温适当时间后,在静止的空气中 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。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细化组织, 钢的性能,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。
正火与退火工艺相比,其主要区别是正火的 速度稍快,所以正火热处理的生产周期短。故退火与正火同样能达到零件性能要求时,尽可能选用正火。
2、淬火
将钢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某一温度(45号钢淬火温度为840-860℃,碳素工具钢的淬火温度为760~780℃),保持 的时间,然后以适当速度在水(油)中 以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。
淬火与退火、正火处理在工艺上的主要区别是 速度快,目的是为了获得马氏体组织。马氏体组织是钢经淬火后获得的不平衡组织,它的硬度高,但塑性、韧性差。马氏体的硬度随钢的含碳量提高而增高。
3、回火
钢件淬硬后,再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,保温 时间,然后 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回火。
淬火后的钢件一般不能直接使用, 进行回火后才能使用。因为淬火钢的硬度高、脆性大,直接使用常发生脆断。通过回火可以消除或减少内应力、降低脆性,提高韧性;另一方面可以调整淬火钢的力学性能,达到钢的使用性能。根据回火温度的不同,回火可分为低温回火、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三种。